認識元曲網路文章<< 元 曲 包 括 雜 劇 和 散 曲 >>元 曲 是 元 代 文 學 的 代 表 , 它 包 括 了 雜 劇 和 散 曲 兩 部 分 。雜 劇 是 一 種 成 熟 的 戲 劇 形 式 , 由 故 事 情 節 、曲 詞 、 賓 白 、 科 介 等 幾 部 分 組 成 。散 曲 是 一 種 可 以 配 樂 演 唱 的 歌 曲 。 元 散 曲 的 歌 唱 根 據 《 青 樓 集 》 的 記 載 ,有 多 種 形 式 , 像 表 演 唱 、 舞 蹈 伴 唱 、 樂 器 伴 唱 等 。 元 散 曲 主 要 有 小 令 和 套 數 兩 種 形 式 。 小 令 , 又 名 “ 葉兒 ” 。 一 般 由 一 支 曲 牌 構 成 , 大 致 相 當 於 詞 的 一 闋 。 套 數 , 又 叫 散 套 、 套 曲 , 是 連 接 同 一 宮 調 的數 支 曲 子 而 成 的 組 曲 。 短 的 可 以 兩 個 曲 牌 , 長 的 可 以 二 、 三 十 個 曲 牌 。 大 多 有 尾 聲 。除 了 小 令 和 套 數 外 , 還 有 帶 過 曲 等 形 式 。元 雜 劇 中的 曲 詞 和 元 散 曲 基 本 上 是 北 曲 ,且 都 可 以 使 用 襯 字 。 襯 字 , 指 的 是 曲 子 本 格 之 外 的 字 。 一 般來 講 , 元 雜 劇 曲 詞 中所 用 的 襯 字 比 散 曲 要 多 。 襯 字 的 運 用 增 加 了 曲 子 的 口 語 化 、 俚 俗 化 , 使 曲 意更加 活 潑 、 顯 豁 。曲- - -散曲— 小令(南北) 散套 劇曲--- 雜劇(北) 傳奇(南)◎ 小令 [ 尋常小令] --- 不演故事者猶單調令詞或雙疊令詞之上片每一支小令都表達出一個完整的意思,篇幅極為短小,相當於詩一首或詞一闋,也稱為「單調小令」。 ◎ 摘調-----猶詞中之摘遍摘取散套中最精采的曲子,單獨予以傳唱,就稱為「摘調」。不過這其中有一個限制,那就是最精采的曲子如果是在尾聲的部 份,就不可以摘出來單獨傳唱。 ◎ 帶過曲---北帶北,南帶南,南北兼帶[北曲為盛]。作曲者在寫完一曲之後,覺得意猶未完,於是選取同一宮調而音律可以和前曲相銜接的再成一曲,在這兩曲之間,加上「帶」字或「帶過」,稱為「帶過曲」。 ◎ 集曲 選取各宮調中 調名相同曲子的零碎句,另行組合聯續成一組曲,並給予一個新的曲名,稱為「集曲」。 有兼集尾聲者及不集尾聲者 [南曲為盛]。◎ 重頭 --- 兩首以上 將同一支曲牌,重複寫作,稱為「重頭」。 而重寫曲子的起句和原來的曲子前後不一樣的就稱為「換頭」。 〔同調重頭 演故事之小令〕 作曲者在面臨題材豐富,內容曲折的創作材料時,又非用一支曲牌寫完不可,這時只好把同一個曲調拿來重複使用,就稱為「同調重頭演故事之小令」。 〔異調間列 演故事之小令〕 用不同的曲調,或用兩調相間的方式,來描述故事,而且各調間的情節又相互關聯的,稱為「異調間列 演故事之小令」。 散套---有尾聲者--- ◎尋常散套—南北分套 & 南北合套 ◎重頭加尾聲 ※無尾聲者--- ◎尋常散套無尾聲 ◎重頭無尾聲雜劇 1 每本四折 2 每折之前或中間有楔子 3 每折限同一宮調可借宮 4 每折限一韻到底,不得換韻 5 有末旦淨丑等角色 6 每折限末旦一人獨唱,餘角有白無唱 7 全劇終有題目正名傳奇 1 每本 齣數無定----每齣有齣目 2 每本之前有鬧場與家們---介紹全劇大意 3 每齣不限同一宮調可集曲 4 每齣不限一韻 5有生旦淨丑外 等角色 6 每齣可獨唱 輪唱 合唱---以生旦為主 7 每齣終 有下場詩---多集前人詩句為之元 曲 初 期 風 貌 元 曲 創 作 的 初 期 是 一 個 社 會 大 變 動 的 時 期 , 蒙 古 滅 金 、 滅 宋 這 樣 的 大 事 件 接 連 發 生 。 這 種 社 會大 變 動 給 予 元 曲 的 創 作 以 深 刻 的 影 響 。元 雜 劇 在 宋 雜 劇 、 金 院 本 的 基 礎 上 形 成 , 經 過 初 步 的 發 展 , 在 元 初 這 一 疾 風 驟 雨 的 時 代 迅 速 成 熟 起 來 , 從 忽 必 烈 經 略 漢 地 便 進 入 了 它 的 繁 盛 期 。 戲 曲 史 上 許 多 熟 悉 的 名 字 便 產 生 在 這 一 時 期 , 如 關 漢 卿 、 白 仁 甫 、 高 文 秀 、 石 君 寶 、 鄭 廷 玉 、 馬 致 遠 、 紀 君 祥 等 等 。這 一 時 期 的 雜 劇 作 家 痛 經 變 亂 , 對 社 會 人 生 頗 多 感 悟 , 寫 出 了 深 刻 思 考 人 生 處 境 與 命 運 的 劇 本, 如 《 竇 娥 冤 》 《 梧 桐 雨 》 《 趙 氏 孤 兒 》 《 漢 宮 秋 》 等 。 民 間 伎 藝 的 發 展 又 為 這 個 時 代 提 供 了 優 秀 的 演 員 。 這 就 使 得 公 元 十 三 世 紀 成 為 中 國 戲 曲 史 上 的 第 一 個 黃 金 時 代 。這 一 時 期 的 散 曲 創 作 , 內 容 廣 泛 , 嘆 世 歸 隱 是 突 出 的 主 題 。 在 風 格 上 , 北 曲 通 俗 自 然 、 詼 諧 幽 默 、 活 潑 俏 皮 的 特 色 亦 已 得 到 鮮 明 的 體 現 。 << 中期 風 貌 >>元 代 中 期 的 雜 劇 創 作 展 示 出 新 的 特 點 。 愛 情 、 神 仙 道 化 、 文 人 事 跡 作 為 重 要 的 創 作 題 材 , 顯 示 這 一 時 期 劇 作 家 的 獨 特 追 求 。 在 表 現 愛 情 時 , 他 們 更 注 重 “ 情 ” 本 身 , 而 不 像 初 期 作 家 那 樣 通 過 “ 情 ” 來 透 視 社 會 。 他 們 更 熱 衷 寫 神 仙 道 化 劇 , 因 為 他 們 渴 望 尋 找 一 個 避 世的 港 灣 。 他 們 在 文 人 事 跡 劇 中 歌 詠 自 己 不 遇 的 苦 悶 , 懷 鄉 的 愁 緒 。 這 一 時 期 的 散 曲 創 作 進 入 了 它 的 繁 盛 期 。 除 馬 致 遠 外 , 當 時 活 躍 的 作 家 還 有 張 養 浩 、 張 可 久 、 喬 吉 、 貫 雲 石 等 等 , 可 謂 名 家 輩 出 , 其 中 少 數 民 族 作 家 取 得 了 相 當 突 出 的 成 就 。 作 品 的 數 量 亦 大 大 超 過 初 期 。 在 內 容 上 , 嘆 世 歸 隱 的 題 材 得 到 極 大 的 發 揮 。 風 格 上 清 麗 與 豪 放 成 為 兩 種 有 代 表 性 的 特 色 。 << 後 期 風 貌 >>後 期 的 元 曲 創 作 , 無 論 是 雜 劇 還 是 散 曲 都 呈 現 衰 落 之 勢 , 沒 有 產 生 能 和 前 兩 期 相 抗 衡 的 作 家 作 品 。 這 一 時 期 的 雜 劇 在 舞 台 上 仍 佔 有 重 要 位 置 。 雜 劇 創 作 中 心 南 移 , 元 末 明 初 的 重 要 作 家 多 活 動 於 今 天 浙 江 省 和 江 蘇 省 長 江 以 南 的 地 區 。 於 是 雜 劇 與 流 行 於 東 南 沿 海 地 區 的 南 戲 互 相 交 流 , 一 方 面 是 劇 目 的 相 互 吸 收 , 另 一 方 面 在 音 樂 上 也 出 現 了 南 北 合 套 的 形 式 , 為 戲 曲 的 進 一 步 發 展 提 供 了 契 機 。 這 一 時 期 的 雜 劇 創 作 注 意 對 封 建 道 德 的 宣 揚 、 對 離 奇 情 節 的 追 求 。 語 言 上 則 以 本 色 為 主 流 。 這 一 時 期 的 散 曲 創 作 的 比 較 突 出 的 特 點 是 對 形 式 的 關 注 。 但 是 作 品 數 量 減 少 , 內 容 和 風 格 陳 陳 相 因 , 顯 示 出 這 一 時 期 的 創 作 已 經 失 去 活 力 。北 雜 劇 與 南 戲 , 在 音 樂 上 代 表 了 北 曲 與 南 曲 兩 大 聲 腔 系 統 。 而 南 曲 中 的 海 鹽 、 餘 姚 、 弋 陽 、 昆 山 諸 聲 腔 , 對 中 國 後 來 戲 曲 的 發 展 產 生 了 很 大 影 響 。 北 雜 劇 和 散 曲 雖 然 在 明 代 逐 步 遠 離 舞 台 , 但 這 兩 種 文 體 繼 續 為 明 清 兩 代 文 人 所 運 用 和 發 揚 , 成 為 文 學 創 作 的 重 要 一 翼 。 元 曲 中 的 名 家 名 品 不 斷 被 改 編 上 演 , 在 舞 台 上 獲 得 了 永 久 的 生 命 。 << 南戲 >>南 戲 是 南 曲 戲 文 的 簡 稱 , 又 稱 戲 文 、 溫 州 雜 劇 、 永 嘉 雜 劇 等 , 是 中 國 成 熟 最 早 的 戲 劇 形 式 。 大 約 產 生 在 宋 代 宣 和 之 後 , 南 渡 之 際 。 南 戲 在 北 宋 雜 劇 的 基 礎 上 , 吸 收 地 方 的 語 音 、 語 言 、 歌 曲 而 形 成 。 元 統 一 全 國 後 , 南 戲 與 北 雜 劇 並 行 , 但 北 雜 劇 佔 據 主 導 地 位 。 元 末 明 初 時 , 南 戲 創 作 達 到 一 個 高 潮 , 出 現 了 《 荊 釵 記 》 《 白 兔 記 》 《 拜 月 亭 》 《 殺 狗 記 》 《 琵 琶 記》 等 著 名 作 品 。今 天 我 們 所 說 的 明 清 傳 奇 , 便 由 南 戲 發 展 而 來 。 南 戲 的 篇 幅 較 長 , 一 本 戲 有 幾 十 齣 , 而 且 場 上 的 各 個 角 色 都 可 以 演 唱 。 早 期 的 南 戲 ,據 《 南 詞 敘 錄 》 《 猥 談 》 等 書 的 記 載 , 有 《 趙 貞 女 》 、 《 王 魁 》 等 劇 目 。 其 他 如 《 王 煥 》、 《 樂 昌 分 鏡 》 、 《 張 協 狀 元 》 等 , 時 間 也 較 早 。 由 於 年 代 久 遠 , 保 存 不 善 , 早 期 南 戲 流 傳 下 來 的 很 少 很 少 , 能 保 存 原 來 面 目 的 只 有 《 張 協 狀 元 》 、 《 宦 門 子 弟 》 、 《 小 孫 屠 》 、 《 琵琶 記 》 等 數 本 。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
- Jan 12 Thu 2012 06:31
認識元曲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